幼教展 | 重拾小人书:几代人的童年回忆,曾像刷微信一样流行 发布日期:2017-06-02 来源:SIEE 浏览量:1471

“我的小人书都是打酱油打出来的。小时候帮我妈一毛两毛打酱油,剩下的几分钱就赏我做零花。但是我舍不得买冰棍儿,都攒起来买小人书了。”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童慧明说。

总有那么几件童年难忘的东西,承载着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乐高、芭比娃娃和游乐园,是现在很多孩子“六一”儿童节的“关键词”。而对于上个世纪的几代人来说,童年最色彩斑斓的回忆,就是一本本小人书。

薄薄小人书,“借来”少年时

小人书,是小名儿,它还有个大号叫连环画。具有中国独特的时代烙印、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美好记忆的小人书,用或简单或复杂的黑白线条,勾勒出了那个年代许多人的童年。

“小时候物质匮乏,零花钱也少。那个时候一分钱都可以吃一顿白粥早餐啦,我就省下早饭钱看书。书都是租来的,一分钱一本看一天。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会约好每人租一本不同的书,大家互相换着看。经常有同学上课时候偷偷看小人书被老师发现没收掉。”70余岁的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伍海成笑着说。

“每逢放学,心里惦记着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那本小人书千万不要被别人租走。”伍海成说,“我印象很深,快到放学的时候,租书的人就在学校门口把一个裹了百十来本小人书的布包裹摊成一个小书摊。一放学大家就‘轰’的一下子围上去,蹲下来借书看书,那是最开心的时候。”

改革开放初期,连环画发展迎来高峰。“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鸡毛信》,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等,我都看过。这些都是大家,我的美学启蒙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伍海成说。

“上世纪70年代,连环画主要就是八个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海港》《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龙江颂》。到了80年代,连环画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据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李健军介绍,无论是品种数量、出版销量还是销售盈利,连环画在出版社的业务中都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因为连环画在当时是很受大众喜欢的阅读物,也有非常接地气的内容。“我小时候到处都是小人书,那个时候看小人书就像你们现在刷微信一样,流行。”伍海成回忆道。

重拾记忆,泛黄纸间散发新魅力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吃饱肚子是第一位,娱乐生活相对简单,小人书就成为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也是那个年代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连环画藏友刘辉说。

“我妈妈说那时候县城小人书也不多,一本书就是一斤枣的价钱。大家都传着看。她是在小学四年级才看到第一本小人书的,《孙悟空大闹天宫》黑黑破破的,传到她手上时已经只见封面看不太清内容了。”在广东某大学任教的孙智慧女士说。

正是因为在伴随成长的几代人中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曾经活跃于街头巷尾、大小书摊上的小人书,目前已形成连环画收藏的专业门类。

每一帧收藏都是一段回忆的定格。收藏小人书,不仅仅是想定格童年美好的记忆,也是看中其作品背后很强的时代性所蕴含的史料价值。而其插图均出自大家之手,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比如这本《唐太宗》,人物绶带、站位的前后,桌上西域的果盘等等都是有讲究的。从一本小人书,你可以学到唐朝的建筑、家具、服饰等知识。人物刻画的喜怒哀乐、由远及近等都画得有辨识度,甚至铅印出来的竹叶都是条条分明,线条很清晰,这也是现在喷墨打印达不到的效果。”刘辉说。

“目前连环画的收藏人群跨度很大,有老有少,尤其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老一辈人较多,包括一些海外华侨。他们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情感。还有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对小人书中的绘画技巧和特定时代的文化及表现形式很有兴趣。而且,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主要是受父辈传承,耳濡目染的影响。”深圳燕子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先生说。

2010年以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架上连环画展已经举办四届。展览中,连环画已从“小人书”的单一样式变身为展厅艺术品。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深圳文博会连环画拍卖会现场,也有87套上世纪50至90年代之间的连环画及手稿被藏友竞拍,过去几毛钱的小人书一跃上万元身价的比比皆是。

新形式赋予新生命,小人书整装待出发

收藏之余,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振兴发展,小人书以新的形式和主题回归大众视野。

2017年文博会上,南山书城就从全国几十家出版社中筛选了“红色经典连环画”主题图书,组织了近五百种连环画,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英雄故事题材参展。

一位带着孙子来的藏友说:“用图画看故事是人的本能,我那个时候也是小孩。因为文字大多不认识,就不喜欢看字多的小说。但是小人书看不懂字可以看图,图上就告诉你故事内容了,很有意思。从这个角度讲,连环画是有生命力的。很多连环画中的故事是很经典的。就像《红楼梦》《西游记》这些故事现在也很有市场。浅显易懂,又有配图,孩子容易接受,也利于培养阅读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连环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小人书”这种印刷排版的方式,从内涵和外延上均在加深和拓宽。目前,以经典连环画内容资源和人物形象为基础,开发具有中国文化内涵、高艺术水准的相关产品,如动画片、数字化读物等,也是连环画重回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